據了解,技術審查是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重要環節,主要是論證該產品與其產地歷史人文和地理環境的關聯性,以及其質量技術要求是否符合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相關規定。定安縣是硒資源豐富的地區,全縣耕地面積72.24萬畝,其中約有50%的土地含有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硒元素,主要分布在嶺口、翰林、龍塘、龍門等東南部鄉鎮,這一區域土壤上生產的大米含硒量符合富硒食品國家標準要求。評審會上的專家組認為“定安富硒大米”具有較高的區域知名度,質量特色鮮明并與產地有較強的關聯性,建議保護名稱為“定安大米”,保護范圍為定安縣現轄行政區域,標注“定安富硒大米”的產品,必須出自定安縣南部的黃竹、龍口、嶺口、翰林、龍河5鎮及富文鎮的田頭村等5個村莊,并且硒含量要達到相應的指標。


定安縣莫副縣長作陳述報告

審查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