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標準是食品安全工作的基礎,食品安全地方標準是國家食品安全標準體系的重要補充,是唯一強制執行的食品地方標準。北京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定范圍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產品、食品生產經營過程管理規范要求、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檢驗方法。
17項標準中,基礎性標準1項,該標準將提出北京市食品安全基本要求,旨在最大限度解決標準的滯后性,最大限度滿足監管需求,保障本市的食品安全;食品產品標準4項,包括餐桌上常見的血豆腐、具有地方特色的老北京傳統奶酪和奶酪干、代用茶,代用茶是指采用類似茶葉沖泡方式供人們飲用的可食用植物的葉子、花果或根莖,如菊花茶、胖大海等;管理規范4項,包括工廠化生產豆芽過程的衛生要求管理規范,也包括送餐企業從原料采購、加工運輸到配送分餐的衛生要求管理規范。豆芽是老百姓餐桌上的常見菜肴,豆芽是否安全受到社會廣泛關注。向學校、工地、寫字樓集體送餐的,是食品安全風險最高的食品企業。這些管理規范地方標準的制定,將為這些高風險食品監管提供細化的依據,大大降低這些食品的風險;檢驗方法8項,這些方法均是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急需的,包括豆芽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檢測方法、糖果中合成著色劑及其鋁色淀的檢測方法、動物性食品中α2‐受體激動劑的檢測方法、貝類食品中貝類毒素的檢測方法等。17項食品安全地方標準的制修訂將進一步完善我市食品安全標準體系。
近期,我市衛生計生委將啟動2015年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項目建議立項工作。歡迎有關部門、研究機構、高等院校、行業協會等單位積極建議、積極參與、積極承擔,不斷推進我市食品安全地方標準體系建設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