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和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經營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兩個重要問題,并且是需要站在戰略高度來考慮的問題。隨著中國加入WTO后過渡期的結束,中國開放程度進一步加深。國內企業面對的是世界著名品牌的大舉進入,國內市場加劇國際化,呈現出以品牌和企業文化為競爭為核心的新時代。胡錦濤總書記曾強調,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樹立世界眼光,加強戰略思維,善于從國際形勢發展變化中把握發展機遇、應對風險挑戰,營造良好國際環境”。這一高瞻遠矚的陳述為我們的品牌與企業文化發展戰略指明了方向,要為中國企業的品牌和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培養中國企業的品牌意識和文化意識,幫助企業建立卓越的品牌與企業文化。
溫家寶總理強調:“引導企業以品牌、標準、服務和效益為重點”。為改變企業品牌和文化建設與企業經營管理實踐相脫節的失衡狀態,推進中國企業自主品牌和企業文化效能建設,提升品牌與企業文化的影響力,使企業管理者充分把握品牌塑造和企業文化的變化動態及發展趨勢,實現品牌與企業文化與經營管理、發展戰略目標、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發展趨勢的有機統一,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逐步打造一批國際品牌,為祖國經濟做出貢獻。我們制定國家標準《企業品牌評價與企業文化建設指南》,為企業及相關管理部門提供有效的指導性文件和評價工具。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2009年7月23日下發了2009年第一批國家標準制定修訂計劃的通知,其中《品牌與企業文化建設評價》的國標制定任務由中國商業聯合會承擔并組織起草。(國家標準計劃項目編號:20090532-T-322)
自2009年7月23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下發了《品牌與企業文化建設評價》的制定任務后,由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商業聯合會零售供貨商專業委員會、北京五洲創意營銷策劃有限公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標準出版社、中國消費者協會、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中國保護消費者基金會、中國家電研究院、中國質量協會、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五糧液股份公司、廣州中標聯檢驗認證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四川沱牌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美的精品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遠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長沙中聯重工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城鄉貿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金殿友誼商城、愷王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浙江金洲管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夢金園珠寶首飾有限公司、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重型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鋼不銹鋼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五洲天宇認證中心等單位的有關人員組成標準起草小組。
2009年8月,起草小組先開展基礎研究,對企業品牌評價和企業文化建設評價問題進行研究,形成約15萬字《中國品牌與企業文化研究報告》。研究報告由兩部分構成,上篇是有關品牌與企業文化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介紹,闡述了國內外主要的品牌和企業文化理論,以及有關企業的實踐經驗的介紹;下篇是對品牌與企業文化建設評價問題的研究,從理論層面梳理和分析了國內外一些著名的品牌與企業文化方面的評價模型,并結合我國企業的實際情況,設計了適合我國的品牌與企業文化建設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為相應的標準制定奠定了基礎。
2009年11月,起草小組根據研究報告的內容,以及各位起草人的意見,綜合草擬了《品牌與企業文化建設評價標準》的內部討論稿。
2009年12月20日,召開了第一次起草人會議,在會上對標準(內部討論稿)所涉及的框架、內容、思路等問題進行了商議,并提出了相應的修改和完善的意見。會后,由執筆人做進一步修改,形成修改稿。
2010年5月8日,召開了第二次起草人會議,主要對修改稿的內容和框架進行了進一步的商議,其中一個重要意見是將標準的名稱修改為《企業品牌評價與企業文化建設指南》。會后,根據各位起草人的意見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
2010年8月21日,召開了第三次起草人會議,主要對《企業品牌評價與企業文化建設指南》的內容進行了逐條討論和商議。會后,根據各位起草人的意見進行了進一步的修改,并形成征求意見稿。
2010年9月開始在“中國商業聯合會”、“顧客滿意度測評網”、“中國商品售后服務網”等網站向社會公眾公布標準的文本內容并征求意見。經過2個多月的網上公示和意見征集,起草小組再次對文本內容做進一步的修改完善。
2010年11月13日,召開專家評審會,對標準的內容進行了評審。
該標準的核心內容主要是“5 企業品牌評價”部分,從品牌的品質、聲譽、文化、社會責任、影響力,以及基礎條件等方面規定了企業品牌評價的一些條款。
企業文化建設問題,也是本標準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跟企業品牌評價問題同等重要。但由于企業文化與企業品牌在內容上存在一定的交叉和重疊,并且二者關系在學術上存在多種觀點。因此本標準在制定過程中,經過多次討論,認為企業文化應該作為企業品牌的一部分進行評價,而不是分別對二者進行評價,以保持內容和體例上的一致性,更具有可操作性。而企業文化(5.4.3部分)的重要性,在本標準中體現為對企業文化建設的指南。
通過對標準的審定,專家們一致認為:本標準填補了國際國內空白,條文具有先進性,創新性,可操作性,對指導、推動我國品牌與企業文化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金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