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東營市質監局組織申報、起草的《地理標志產品·黃河口文蛤》、《黃河口文蛤養殖技術規范》兩項山東省地方標準通過了省質監局專家組的評審,并將于2010年1月1日作為省地方標準發布實施。自此,黃河口文蛤標準化養殖已由地方標準上升為省級標準。兩項標準的通過,為今后黃河口地區海水養殖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和技術保障。
目前,東營市文蛤養護面積26萬畝,年產文蛤1萬噸,產值1.4 億元,建有1處以文蛤護養為主的農業部健康養殖示范區,1處文蛤省級原種場和1處文蛤標準化養殖基地以及多處文蛤無公害生產基地。墾利縣現有文蛤護養面積4萬畝,無公害生產基地1處。因海河交匯的獨特環境,該縣海域水質清新,餌料豐富,出產的文蛤味道鮮美,質量上乘,被稱為"天下第一鮮".隨著《地理標志產品·黃河口文蛤》、《黃河口文蛤養殖技術規范》省地方標準的發布實施,該縣將從苗種選購、養殖管理等方面規范文蛤的管理,加大增殖放流和護養力度,保障提升文蛤的品質,同時加強品牌認證和宣傳推介,進一步打響黃河口文蛤品牌。通過品質提升和品牌推介,促進文蛤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培育灘涂養殖的優勢主導產業,帶動該縣40萬畝灘涂養殖業高效生態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