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行種植畝平5000-6000株,雙行種植畝平8000-10000株,加工工藝共有12個流程,茶品分為名優茶和普茶兩種類型。一月5日,十堰市質監局正式批準發布武當道茶兩項技術規程,這標志著我市茶葉產業有了統一的加工標準,這也是十堰市茶葉行業的首個地方標準。
目前,十堰市茶葉基地面積已達43萬畝,是全省四大優勢茶葉產區之一,也是全省著名的高香型綠茶和有機茶產區。2008年12月,市政府印發了《"武當道茶"品牌開發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十堰市茶葉要統一主打武當道茶品牌。
2009年12月30日,十堰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召開了"武當道茶"地方標準專家評審會,《武當道茶生產技術規程》、《武當道茶加工技術規程》順利通過評審!段洚數啦枭a技術規程》規定,武當道茶應選擇15至25度緩坡地,以梯帶種植為主,單行種植,畝平種植2500--3000叢,5000--6000株,雙行種植,畝平4000--5000叢,8000--10000株。加工工藝按照鮮葉采摘--鮮葉驗收--晾--殺青--攤晾--揉捻--二青--整形--烘干--檢驗--入庫--包裝等程序進行,分級為名優茶和普茶兩種類型。
據悉,該標準的制定,規范了武當道茶生產技術規程和產品標準,對推進武當道茶產品質量、生產管理和市場推廣有著重要意義。該標準將有效規范武當道茶標準化生產水平,進一步提高武當道茶知名度和開發效益,同時為武當道茶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