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福建省柘榮縣質監局組織制定的《地理標志產品 柘榮太子參》省地方標準通過專家審定。
柘榮太子參在福建省已有幾百年的種植歷史,又叫"孩兒參"、"童參",為石竹科植物異葉假繁縷的塊根。甘苦、微溫、入心脾肺三徑,具有益氣養氣,補肺健脾,止汗生津,化痰、止渴、利濕消腫等功能。近幾年來,柘榮太子參種植面積和產量速增長,已成為柘榮縣的支柱產業。為了保護這一地理標志產品,培育知名品牌,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柘榮縣質監局在2007年推動其獲得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后,于去年著手起草制定《地理標志產品 柘榮太子參》省地方標準。
該標準詳細規定了植物種源、產地條件、栽培技術、采收規范、質量評價和衛生指標等要求,并確定了柘榮太子參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該標準的實施,對促進柘榮太子參產業發展,提高產品質量,規范柘榮太子參產品的市場秩序將起到積極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