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從9月24日在河南鄭州召開的全國首次漁業標準化工作會議上獲悉,我國漁業標準化體系已經形成,現行漁業標準數量近2000項。農業部牛盾副部長在會上強調,要突出解決標準實施難的問題,加快推廣實施,強化監督。
農業部漁業局局長李健華介紹,目前以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為主體、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相銜接、相配套的漁業標準體系已經形成,標準內容覆蓋了漁業資源、環境、養殖、加工、漁船、漁機、漁具、工程等各個領域。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導推動、龍頭企業帶動、行業協會互動、漁民積極主動的漁業標準化實施推廣模式。
據悉,近年來農業部以水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為重點,制定并發布實施了353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現行漁業國標和行標數量達到804項。與此同時,各地以養殖為主的地方標準數量已達1139項,還有281項地方標準正在制定中。目前全國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認證的水產品達到7983個,生產基地面積近4200萬畝。
牛盾副部長強調,漁業標準化是建設現代漁業的必然選擇和客觀要求,沒有標準化,就談不上建設現代漁業,就不可能有漁業現代化。他要求各級漁業主管部門要把漁業標準化工作貫穿漁業生產、管理各環節,既要圍繞產業需求制修訂標準,不斷完善漁業標準體系,更要采取有效的措施,突出解決標準實施難的問題,加快標準的推廣實施,強化對標準實施的監督。
這次會議期間,還成立了第四屆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議通過了《全國水產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