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安康消毒餐具有限公司經理甘柱開最近儼然成了一個明星,各路采訪他的媒體絡繹不絕。這一切都是因為前段時間他做了一件對北京市消毒餐具行業發展極其有益的事情:聯名北京市50家餐具消毒企業申請成立行業協會,并希望相關部門加強行業監管。
"說實在話,北京的餐具消毒市場目前有些混亂,沒有行業標準,沒有主管部門,存在衛生安全隱患,為了行業發展,希望有人管管我們。"甘柱開說,號召業內企業聯合起來成立行業協會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促進這個行業發展,期待通過行業協會這樣的一個組織,給自己立好規矩。
這其中,最令甘柱開期盼的,就是出臺消毒餐具的衛生標準。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北京有大小餐館四五萬家,餐具消毒有很大市場。按照多家消毒餐具公司負責人的統計,有營業執照的消毒企業也就100余家。"大部分企業都在惡性競爭中倒掉了。"甘柱開說,"由于消毒餐具本身科技含量并不高,市場準入門檻低,加之很多人以為這個行業利潤高,早些年很多企業開始紛紛進入,但經過一段時間的競爭之后,很多企業都倒閉了。"
甘柱開認為,導致眾多企業倒閉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整個消毒餐具市場的混亂:真假不分、李鬼太多。一些正規的消毒餐具生產企業,花錢購入設備,嚴格進行消毒,成本高。一些"小作坊"式的生產企業則不進行相關的投入,直接生產產品,成本低。由于產品標準的缺失,結果產生了"劣幣驅逐良幣"的經濟效應。
去年12月12日,北京市衛生局起草了北京市地方標準《餐飲具集中清洗消毒企業衛生規范》征求意見稿,該文件在北京市質監局網站公開征求意見,《衛生規范》較詳細地規定了餐具消毒廠房、人員、消毒設備、流程等要求。但這個《衛生規范》至今尚未正式公布。
北京市質監局標準化處負責人告訴記者,自今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實施以來,關于食品方面標準的發布,職能和歸屬已經進行了調整。他同時介紹說,這個征求意見稿的主要內容,主要是北京市根據衛生方面的相關國家標準起草的。"消毒餐具實際上就是洗滌企業,衛生標準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個生產規范,它與地方經濟發展、企業現狀等都有一定關系,因此按照國標的要求,結合北京市的實際,我們制定出了這個草案。"
甘柱開告訴記者,當時看到征求意見稿時,仿佛看到了希望。目前,他自己的企業主要是依據企業標準在生產。"我的企業標準相當大程度上是參考南方一些消毒餐具企業集中城市所采用的衛生規范,通過和去年的征求意見稿比較,我發現核心方面的衛生要求其實區別很小,因此在全行業推廣應該并不困難。"
在北京市之前,廣州市曾在2007年就提出要制定消毒餐具的地方標準,但至今似乎也仍未出臺。"根據我們的了解,目前廣東還沒有相關的地方標準。"國內首個消毒餐具行業協會---廣東省餐飲具消毒協會的一名工作人員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從這個行業良性發展的角度來說,它確實需要標準來規范,我們這些年也一直在呼吁這件事情,并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
由于我國眾多餐館已經開始推廣使用消毒餐具,并且有的飯店還是強制顧客使用。關于消毒餐具的產品質量安全問題,也逐漸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和媒體的不斷追蹤,不時有消毒餐具產品衛生安全堪憂的報道見諸報端。
消毒餐具行業其實并不是一個新興行業,只是最近這些年才如雨后春筍爆發,目前全國規模已經很大,幾乎每個城市包括縣城都有消毒餐具企業,但行標或國標的缺失也帶來了行業發展的無序和產品質量的魚龍混雜。
專家認為,在日前出臺行標或國家標準條件還不成熟的情況下,各地依據當地消毒餐具產業發展的實際制定地方標準,不失為規范消毒餐具行業發展的一個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