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09年第88號和89號公告,分別批準對"臨海楊梅"和"南湖菱"實施地理標志產品注冊保護。至此,浙江檢驗檢疫局共有65個產品獲得地理標志保護注冊,數量位居全國檢驗檢疫系統前列。
"臨海楊梅"和"南湖菱"兩個產品從申報到獲批歷時一年半,浙江局及下屬臺州局、嘉興局積極幫扶企業做好相關申報工作并組織系統內專家進行了初審,對申報產品進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導企業修改申報材料先后7稿,為企業赴總局參加專家審查會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國家質檢總局于2009年7月在北京召開了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專家審查會,來自中國農業大學、國家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專家對"臨海楊梅"和"南湖菱"申請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名稱、保護范圍、產品質量特色及其與當地自然、人文因素的關聯性等方面進行了認真審查和討論,浙江局和臺州局、嘉興局派員全程指導企業,為產品的成功注冊奠定了基礎。
浙江局高度重視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始終將其作為一項服務外貿和地方經濟的重要舉措來抓,在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及總局2009年工作要點的同時,進一步加大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工作力度,確立了"完善地理標志保護,走'以質取勝'的發展路子"的工作重心。綜合處作為主要責任部門,在法制處、食品處、動植處、檢驗處以及各分支局共同參與、配合下,通過產業協會、企業、農戶等多方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各轄區地理標志資源得到了較好地挖掘和保護,企業得到了實惠。以地理標志產品"臨海蜜桔"為例,在全國2008年各地柑橘滯銷的形勢下,臨海蜜桔銷售卻獨樹一幟,形勢喜人,地理標志品牌效應凸顯。據統計,2008年臨海出口柑橘4.2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18%,產銷率達90%,遠高于周邊地區。此次"南湖菱"和"臨海楊梅"的順利通過,對于促進浙江特色農業發展,提高浙江農產品國際影響力具有重大意義,亦是一條擴大外貿出口,實際解決"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
目前,浙江局已經完成全省地理標志資源普查工作,深度挖掘了轄區內符合保護要求的資源,下一步將繼續搞好地理標志工作,幫企業做大做強,促進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人文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浙江檢驗檢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