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近日發布了《農業標準化(2007-2010年)行動計劃》,提出要加快推行農業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全面提高上海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促進上海市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
該行動計劃由上海市質監局和農委聯合組織制訂,近年內農業標準化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建立滿足該市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環節需要及質量安全監管需要的農業標準體系。制修訂農業標準100項,尤其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加大標準制修訂工作中采用國際標準的力度。
圍繞總體目標,重點開展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蔬菜業4個領域的標準化工作,主要目標分別是:
種植業方面,到2010年,制修訂農作物地方標準10項,配方肥料生產企業標準覆蓋率達到100%;建成無公害稻米標準化生產基地20萬畝、有機稻米標準化生產基地2萬畝、優勢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10個;培育經濟作物知名品牌10個。
畜牧業方面,到2010年,制修訂畜牧業地方標準38項。在郊區實施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化畜牧業建設工程,共計建設400家畜牧標準化生態養殖場,包括標準化養豬場、規;膛、規模化禽場等。到2010年,上海市規模化畜禽場基本實現標準化、生態化生產,畜禽生產規模化比重達到80%左右,畜牧業產值占本市農業總產值比重由19%上升到25%左右。
水產業方面,到2010年,基本健全該市主要、特色、優勢水產品標準體系;在已有標準的基礎上,完善水產品質量安全標準體系和質量認證體系,保持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大型水產加工企業通過HACCP認證,水產加工品通過QS認證;積極實施標準化、規模化、生態型水產養殖場建設工程,到2010年,建成標準化生態型水產養殖場10萬畝;全面提高上海市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確保上海市養殖水產品抽檢合格率在95%以上。
蔬菜業方面,到2010年,制修訂蔬菜地方標準5項;建成蔬菜標準化生產基地8萬畝;通過各類無公害、安全衛生優質等認證的蔬菜品種累計達到100個(2007年至2010年新增40個)、通過認證的有機蔬菜累計達到3000畝(2007年至2010年新增1000畝);培育蔬菜品牌累計達到50個(2007年至2010年新增16個);提高上海市上市蔬菜的數量和質量安全水平,確保市郊蔬菜產品質量合格率97%以上。
近年來,上海市組織制訂了94項農業相關地方標準;已建立國家級示范區29個、市級示范區42個及區縣級示范區、示范基地202個,示范面積60多萬畝;認證各類農產品356個,涌現了練塘茭白、阿強鮮雞蛋、海豐大米等20多個農產品品牌及南匯水蜜桃等3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建成《主要農產品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數據庫》,收集國內外農產品技術法規、標準5793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