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吳芬芳 鐘少華 日前,福建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正式發布實施了由三明大田縣茶業局和質監局共同起草的《金觀音烏龍茶綜合標準》地方標準(DB35/T903~906-2009),這是三明大田縣繼"大田肉兔標準綜合體"之后的第二個省級地方標準。
這個標準的實施標志著金觀音烏龍茶產品在品種的來源、特征、性狀,栽培技術管理,初、精制加工技術,成品茶定義、質量要求、檢驗方法、標簽包裝、貯藏運輸等諸多方面都有了科學權威、規范統一的標準依據和嚴格的界定,共有品種、栽培技術規范、加工技術規范和成品茶四個部分。
《金觀音烏龍茶綜合標準》地方標準的發布和實施,統一了金觀音烏龍茶質量標準,充分發揮標準化在茶產業中的作用,促使生產加工由粗放式管理及作坊式生產逐步走向標準化管理、規模化生產,大大促進該縣茶葉產業的強勁發展,推動全省金觀音茶樹品種走上"高產、優質、高效"的良性發展軌道,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的顯著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