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有關部門,各市(州)市場監管局,各省級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各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加快構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貴州標準體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地方標準管理辦法》及《貴州省地方標準管理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和有關規定,現就公開征集2022年度貴州省地方標準制修訂計劃項目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征集原則
(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深入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四個轉變”的目標要求,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全局,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圍繞“四新”主攻“四化”,塑造新優勢、培育新動能,著眼滿足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標準需求,制定屬于政府職責范圍的公益類地方標準,建設服務高質量發展的新型“貴州標準體系”。
(二)嚴格范圍,務實創新。將地方標準依法嚴格限定在“滿足自然條件、風俗習慣等特殊技術要求”的范圍內,對沒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而又亟需在我省范圍內統一規范技術、管理要求的,可以制(修)訂相應地方標準。不受理需要全國統一的一般性工業產品、產品檢驗檢測方法,有機、綠色、無公害農產品標準項目,以及轉基因技術。禁止通過制定產品質量及其檢驗方法地方標準等方式,利用地方標準實施妨礙商品、服務自由流通等排除、限制市場競爭的行為。
(三)優化體系,協調配套。優化現有地方標準體系,注重與現行有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間協調和配套,避免交叉重復。重點立項滿足產業鏈、供應鏈需要的系列化標準,以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需要的地方標準。鼓勵制定基礎通用地方標準,鼓勵對現行地方標準進行整合修訂,在確保標準的先進性、適用性的前提下,增加有利于合理利用資源、推廣科學技術成果的前瞻性、引領性標準供給。種養殖等有區域局限性的農林業品種、地理標志產品等僅適用于市(州)的地方標準項目,原則上由市(州)市場監管部門立項制定市級地方標準。
(四)突出重點,急需優先。優先立項國家重要戰略部署,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中需要制定的公益性標準項目,列入國家級、省部級科技計劃或行業科研專項同步匹配的標準項目,以及現行有效的地方標準修訂或整合項目。對生態文明、突發公共事件以及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具有重要影響的地方標準項目,不走公開征集程序,由省有關行業行政主管部門采用“綠色通道”快速立項程序,按照不設征集時限、即報即審的方式,強化公共衛生、社會安全、節能環保,以及自然災害、事故災難應急處置等方面地方標準的快速供給。
二、2022年重點支持方向
(一) 國家部署的工作任務,省委省政府重點工作任務涉及的項目。
(二)農業產業方面。以扛穩國家糧食安全為重任,實現十二大特色農業產業現代化為重點,立足促進農村產業革命和農民增收,建設山地特色農機技術和服務標準,總結在全省農業產業化成熟穩定、效果明顯可推廣的農業產業領域項目,推進農業綠色發展涉及的項目。
(三)鄉村振興方面。提煉總結易地扶貧搬遷、鄉村治理等方面的標準化工作經驗,探索制定特色明顯的鄉村振興標準體系涉及的項目。
(四)數字經濟方面。構建以農業產銷智慧對接、工業數字化改造、服務業數智化升級、物流業智能化、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以數字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體系,以及具有示范性、引領性的貴州特色數字經濟標準體系建設涉及的項目。
(五)生態文明方面。加快推動碳達峰-碳中和標準化支撐,制定能源高效利用、能源清潔化、低碳技術、可再生能源等領域項目,持續優化自然資源及生態系統標準建設,筑牢綠色生產標準基礎,強化綠色消費標準引領等涉及的項目。
(六)工業產業方面。以促進主導產業和優勢產業振興、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為重點的工業領域涉及的項目。
(七)現代服務業方面。以提升現代服務業標準化水平,完善旅游服務標準體系,健全健康服務標準體系等為重點的服務業領域涉及的項目。
(八)社會事業方面。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公共安全標準化保障能力、全面優化營商環境為重點的社會事業領域涉及的項目。
(九)其他經實施、驗證等確需制修訂的地方標準項目。
三、擬立項數量
2022年度公開征集貴州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原則上不超過50項。
四、申報要求
(一)做好項目前期預研準備。申報單位應充分做好項目預研工作,在查詢相關法規及標準的基礎上,對項目必要性、可行性、經濟社會效益、國內外技術發展方向和水平進行充分分析,對項目的編研人員、經費籌措使用以及將來標準實施進行統籌考慮,對項目的符合性、協調性及可能造成的風險進行充分論證,重大技術、管理項目應提供預研材料。
(二)倡導多方聯合協同制標。倡導多個部門、多個企事業單位以及其他相關利益方協作,共同參與標準制定,以權威公認的標準建立共識、凝聚合力,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適當擴大單個標準覆蓋面。一個標準化對象盡可能用一項標準解決,復雜的系統性問題可提出系列標準,反對標準碎片化。減少標準項目的重復申報,經立項評估認為沒有必要或者短期內不可行的項目,原則上1年內不受理重復申報。
(四)認真編制標準草案。申報單位提交的標準草案按照GB/T 1.1-2020要求編寫,應明確提出主要章節及各章節所規定主要技術內容,至少編寫到二級條目;對于修訂項目,應重點說明擬修訂的主要內容和理由;無標準草案或標準草案無實質性內容的,不予立項。
(五)做好必要專利聲明。省地方標準為公共標準,發布后免費向全社會公開并鼓勵實施。申報項目內容直接涉及必要專利的,專利持有人應提供標準必要專利方面的說明材料。寫入標準的非標準必要專利,地方標準一經發布視為專利持有人放棄因地方標準實施產生的知識產權主張。
五、征集程序
(一)征集地方標準項目“榜單”
1.提出地方標準立項建議“榜單”。2022年8月30日前,貴州省區行政域內的社會團體、企業事業以及公民,可向省市場監管局提交《貴州省地方標準項目建議書》(見附件1,應提交PDF版)和標準草案(見附件3)。省市場監管局將對申報材料嚴格保密,防止有關技術細節的泄露。聯系部門:省市場監管局標準化處(貴州省貴陽市中華南路66號1704-1705室);
聯系人:王丁、張燕茹;聯系電話:0851-85850134,85827953;
電子郵箱:stan1705@163.com。
2.形成地方標準項目“榜單”。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有關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對立項建議材料進行評估和專家評審。經遴選后,由省市場監管局發布“2022年地方標準項目榜單”,向社會公開征集項目“揭榜掛帥”的責任單位(牽頭起草單位)。
(二)有關單位“揭榜”
3.責任單位“揭榜”。根據“2022年地方標準項目榜單”的具體時限和要求,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且具有相應能力的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可訪問貴州省市場監管局門戶網站(http://amr.guizhou.gov.cn/)——“在線服務”——“貴州標準化公共服務平臺”,或直接登錄“貴州標準化公共服務平臺”(http://db52.amr.guizhou.gov.cn/,以下簡稱“服務平臺”)提交《貴州省地方標準項目申報書》(見附件2)、標準草案(見附件3)、以及其它技術儲備材料等立項申報材料。
(三)確定“揭榜掛帥”的單位
4.遴選責任單位。省市場監管局同省有關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對申報材料中單位資質、標準化工作能力、經費保障、技術儲備等進行專家評估,遴選項目責任單位。在同等情況下,提出“榜單”項目的單位,可優先獲得“掛帥”資格。
5.下達立項計劃。經公示無異議后,省市場監管局正式下達2022年度貴州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劃,并在門戶網站和“服務平臺”上公布“掛帥”的責任單位(牽頭起草單位)。
六、其他事項
(一)一申報單位一賬號。在項目責任單位“揭榜”征集階段,申報單位需根據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在“服務平臺”進行賬號注冊,一個單位一個賬號管理本單位名下所有地方標準項目(含新申請立項及已立項項目),以便加強對地方標準項目全周期的統籌管理。
(二)嚴格項目制修訂周期管理。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原則上應當在下達計劃后2年內完成。逾期未完成,或者無必要繼續進行的,項目予以終止。省有關行業行政主管部門可登錄“服務平臺”查詢本部門、本行業歸口管理的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進度。
(三)申報單位誠信要求。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暫緩立項或不予立項:
1.申報單位有10個以上地方標準項目未上報送審稿的;
2.申報單位在近2年內因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地方標準管理辦法》及《貴州省地方標準管理辦法(試行)》,被市(州)以上市場監管部門終止制定地方標準項目的;
3.申報單位有項目逾期未完成,3年內有3個及以上項目被公告終止;或2020至2021年內有2次及以上技術審查項目未通過的,2年內不得申報地方標準項目。
1.貴州省地方標準項目建議書
2.貴州省地方標準項目申報書
3.標準草案(模板)
2022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