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 日前,蘇州市衛生監督所接到衛生部食品衛生標準專業委員會書面信函,由該所具體實施修訂的《淀粉糖衛生標準》順利通過審查,并將在今年發布、實施。據了解,此次送審的修訂標準共有24個,最后通過8個,而《淀粉糖衛生標準》是惟一由地市級衛生機構實施修訂并通過的國家衛生標準。
淀粉糖是食品生產加工行業的專業詞匯,由玉米、土豆等淀粉類食品為原料加工而成,主要包括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啤酒、可樂、蜜餞、冰淇淋、糕點、醬、糖果中都含有淀粉糖。”該項目主要負責人、市衛生監督所衛一其介紹說,我國是淀粉糖生產和使用“大戶”,每年產量在600萬噸左右,僅次于美國。
此次修訂的《淀粉糖衛生標準》為第4代,該標準1984年制定后,于1994年、2003年分別修訂,而整個過程蘇州市衛生專家都參與其中。
2007年,經省衛生監督所牽頭,蘇州市衛生監督所著手《淀粉糖衛生標準》的修訂,在中國食品發酵工業研究院及箭牌糖果(中國)有限公司的共同參與下,修訂項目按計劃順利進行。蘇州市專家在反復試驗、調查后形成初稿。后又經全國專家討論,向質檢、衛生、生產企業等征求意見。去年年底,蘇州市衛生監督所將修訂好的標準向衛生部食品衛生標準專業委員會送審。
蘇州專家對標準進行9個方面的修訂,包括標準范圍、農藥殘余衛生要求、粉狀(結晶)淀粉糖感官要求、感官檢驗方法、理化指標等。
食品伙伴網食品標準現已收錄了2003版的《淀粉糖衛生標準》http://www.lsgzd.com/standard/sort/3/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