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站周圍1000米內不得有污染源,牛奶采用奶罐車運輸,起運的生鮮牛奶溫度≤10℃……近日,四川省質監局正式發布了《收奶站管理規范》地方標準,這也是我國第一個規范奶站管理的地方標準,填補了國內規范奶站管理標準的空白。
“ 奶站是奶農養殖的終點和企業生產乳制品的起點,也是乳制品安全的第一關。”四川省畜禽繁育改良站副站長、標準起草主持人李自成說,四川奶業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分散小規模飼養是目前四川奶牛養殖的主要方式。2007年存欄20頭奶牛規模以下的奶牛飼養數量占全省奶牛飼養總數的74.3%.這些奶牛生產的牛奶主要還是依靠奶站才能進入加工環節,奶站在四川奶業生產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收奶站管理規范》的出臺,旨在促進奶站規范建設、經營,理順奶農、奶站和乳品加工企業之間的產業鏈購銷關系,保障原料鮮奶和乳制品的質量安全。
據四川省質監局標準化處處長宋毅介紹,新標準對奶站建設選址、建設內容、奶站設備、奶站準入、收奶及奶樣分析、人員管理、牛奶運輸等與奶站營運有關的內容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和要求,將奶站的整個經營過程都納入了管理和監督。
新標準規定,奶站建設選址應該在奶牛養殖較集中的區域,產奶牛養殖規模達100頭以上,日產奶量大于2噸以上,排污暢通,交通方便,服務的半徑小于10千米。“奶站輻射的半徑小,交通便利,這是為了減少農戶交奶的途中時間,保證牛奶的新鮮。”宋毅解釋說:“奶站牛奶采用奶罐車運輸,起運的生鮮牛奶溫度 ≤10℃,也是為了保證能在短時間內將新鮮牛奶送到生產企業。”
新標準還要求,收奶站周圍1000米無污染源、水源充足清潔。同時,奶站配套的鮮奶質量檢驗室須符合食品衛生檢驗的裝修。收購的鮮奶必須每戶每次采樣200ml的奶樣2份,1份由收奶站當場常規檢驗,1份編號低溫保存送加工廠作特別項目檢驗。奶站做好采樣編號記錄登記,便于樣品質量溯源。
此外,奶站還須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和質量安全保障制度。奶站與加工企業應簽訂生鮮牛奶的收購協議,并承諾不得向牛奶中添加其他任何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