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信用體系是社會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解決當前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不健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缺失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助力鄉村振興和現代高效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由首都農產品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提出,中關村綠谷生態農業產業聯盟歸口的《農產品信用標準化》團體標準已獲批立項。
《農業信用標準化》團體標準擬分為兩個部分。 第1部分為信用體系建設規范,規定了農產品信用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建設項目、指標內容和基本要求,適用于市場主體用于構建農產品信用體系,可作為行業組織,第三方機構信用評價依據,其他相關評價活動也可參照使用。第2部分為信用評價和標識管理規范,規定了農產品和食品信用評價方法,以及良好行為標識管理規范,適用于農產品和食品市場主體、行業組織、第三方機構作為開展良好行為、信用評價的依據,其他相關評價活動也可參照使用。該項標準定位為中關村標準,國內首創發布。
該項團體標準的制訂,構建了農產品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其意義在于將農產品質量評測納入信用管理的范疇,完善信用社會體系,進一步推動市場主體更加關注產品質量,促進農產品質量的提升。農產品信用征信旨在指導農產品生產領域質量安全信用體系建設以信用管理為基礎,以信息化為手段,以守信受益、失信懲戒機制為核心,增強對生產主體的管理,從根本上形成保障食用農產品生產領域質量安全長效機制。
該項團體標準提出了中國特色的農產品安全信用體系建設原理和方法,以及信用評價和標識規范。標準的制訂實施將為我國農產品信用體系的形成提供標準化工作基礎,有利于指導農產品市場主體提升農產品安全質量和服務競爭力,激發消費市場活力,滿足農產品和食品高質量消費需求,推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為擴大標準制訂的參與范圍,建立最佳市場秩序,提高標準的普適性,保障標準的順利起草和實施,提升該項標準在行業中的創新領先優勢,現面向全國農業一二三產業相關市場主體征集《農業信用標準化》聯合起草單位。參與本項標準的起草,將會對參與起草單位帶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具體為:


提升企業競爭力,在同行業競爭中獲得優勢。本標準有助于參與起草單位優先貫標應用農產品信用評價評級標識(見參考圖1),提高其產品的信用和權威性,在用戶采購或企業合作洽談中,更容易獲得客戶、投資方或合作方的認可,特別是成為政府采購的技術依據,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
2、促進貿易成交。本標準使農產品交易更加透明,買賣雙方可依據標準簽訂合同,從而減少了交易的不明確性,減輕了買賣雙方的交易風險,最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增加各貿易方互認的程度。
3、有機會申報國家級獎項。本標準為首次制定發布,其創新性、先進性符合有關國家級獎項申報條件,未來預期可向相關部委及國家行業管理機構推薦申報,有助于提高企業及其產品的知名度。
4、進一步擴大企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本標準發布后,經過不斷宣貫和持續的改進,可以通過標準化機制與其他標準化組織標準互認,有助于被采標為行業標準或國家標準,特別是中關村標準定位為國際標準的對標標準體系,有利于升級為國際標準,從而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農產品市場的最佳秩序,有效提升參與起草單位的市場競爭力和行業影響力。
參與標準起草單位本著自愿與協商一致原則,由有意向的單位自主提出參與標準的制訂工作。請有意愿參與標準起草的單位填寫《農產品信用標準化》參編回函,發送郵件到zgcstnylm@163.com,(詳見附件)截止日期為2021年4月10日。
聯系方式:
中關村綠谷生態農業產業聯盟
技術標準委員會 侯照東 15311164368
秘書處 白 雪 15601030696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南大街12號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中404室
首都農產品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
標準編制工作組 趙春雷 13301313871
地址:北京市昌平區北農路7號北京農學院科技綜合樓C0508室
中關村綠谷生態農業產業聯盟
首都農產品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
2021年3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