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甘肅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獲悉,近日,甘肅省質監局標準化處、市質監局、市農業局、市旅游局、市動物衛生監督所等單位組成的專家組,對肅南縣起草的《甘肅高山細羊毛》等14個地方標準進行了評審。肅南縣委、人大、政府、政協和有關部門單位的相關領導參加了評審會。
專家組認為,肅南縣《甘肅高山細羊毛》等14個地方標準的制定,采集了大量的上級標準資料,參考了相關省(區)的成功經驗,開展了多次技術檢驗和品質鑒定,技術成熟,依據充分,制定程序符合《地方標準管理辦法》的規定,編寫格式符合GB/T 1.1-2000和GB/T 1.2-2002的要求,引用文件規范、恰當,具有較強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專家組組長、省質監局標準化處馬蘭處長認為,由于基礎研究工作做的好,評審的14個標準所確定的等級、品質、性能、配方等技術指標要求,反映了高山細毛羊的明顯特征,總體上是比較科學、可行的,有很強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對肅南縣畜牧業的開發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專家組要求,肅南縣質監局協同起草單位盡快將專家的修改意見進行總結歸納,將修改后的標準文本報省質監局備案頒布。肅南縣《甘肅高山細羊毛》等14個地方標準的評審通過,填補了肅南縣畜牧業地方標準的空白,對規范細羊毛生產,提高細羊毛的產量和質量,促進地方支柱產業的形成,打造肅南縣畜牧業品牌,增加農牧民收入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同時,專家組還對山丹縣質監局提出、農業局起草的《無公害砂地西瓜栽培技術規程》和民樂縣農業局提出、起草的《紫皮大蒜質量標準》等7個地方標準進行了評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