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介紹
中藥紅曲米質量規范(編制說明)
紅曲米以大米或粳米作為主要原料, 由曲霉科真菌紫色紅曲霉 Monascus purpurenus Went.發酵制成,最早發現于中國,已有一千多年的生產、應用歷史,始載于《飲膳正要》,明代宋應星《天工開物》一書具有詳細記載,《本草綱目》記載更為詳細,具有消食祛腫、活血通絡、健脾胃的功效。紅曲米發酵過程中會產生紅曲色素及洛伐他汀類成分,紅曲色素廣泛應用于食品著色劑、調味品、酒類釀造, 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GB1886.19-2015《食品添加劑紅曲米》。洛伐他汀類物質具有明顯的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如血脂康、成都地奧制藥公司生產的脂必妥片,主要成分均為紅曲米,由此可見紅曲米是珍貴的藥食兩用原料,具有廣泛的應用范圍和極高的開發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