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作為全球廣泛消費的飲品,其營養價值不言而喻,而牛奶蛋白更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成分。然而,在快速發展的乳制品市場中,確保牛奶蛋白的質量與安全,對于保障消費者的健康權益和推動行業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2019年,制定牛奶蛋白國家標準的計劃首次被納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范疇,歷經數年的籌備與研究,終于迎來了實質性的推進階段。2024年6月27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評審委員會秘書處正式發布了關于征求《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牛乳蛋白》等14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征求意見稿)的公告,標志著中國將首次針對牛奶蛋白這一關鍵食品成分正式擬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標準內容概覽】
國家結合牛乳蛋白的實際生產狀況、市場需求以及國內外相關標準制定了這一標準。以下是食品伙伴網對標準草案內容的簡要概括:
1. 標準名稱
原計劃名為“牛奶蛋白”,但鑒于目前市場上不存在使用非牛乳生產的乳蛋白產品,且“牛奶”一詞較為口語化,最終將標準名稱修改為“牛乳蛋白”。
2. 標準范圍
標準適用于食品工業用牛乳蛋白,涵蓋濃縮牛乳蛋白、分離牛乳蛋白。
3. 術語和定義
明確牛乳蛋白的定義。即以生牛乳為原料,經脫脂、分離、濃縮、干燥等工序制得的,含有酪蛋白和乳清蛋白的粉狀產品。其中,濃縮牛乳蛋白僅是通過膜技術將脫脂乳中的乳糖和礦物質分離而得到的牛乳蛋白產品;分離牛乳蛋白可以通過膜技術,也可以通過調節pH值的方式獲得。
4. 理化指標
水分指標的設定參考了國際先進標準并深入研究了各類產品的生產工藝及產品保質期內微生物變化規律。蛋白質指標的設定則基于近5年國內乳蛋白的檢測數據。具體如下:

5. 污染物、真菌毒素和微生物限量
污染物與真菌毒素的限量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微生物限量方面,遵循乳品標準的慣例,不設置指示菌指標,致病菌限量則直接引用國家標準。具體如下:1. 污染物、真菌毒素和微生物限量
污染物與真菌毒素的限量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微生物限量方面,遵循乳品標準的慣例,不設置指示菌指標,致病菌限量則直接引用國家標準。具體如下:
技術要求 |
項目 |
指標要求 |
檢驗方法 |
污染物 |
鉛 |
≤ 0.2 mg/kg(以Pb計) |
GB 5009.12 |
真菌毒素 |
黃曲霉毒素M1 |
≤ 0.5μg/kg(按生乳折算) |
GB 5009.24 |
微生物 |
沙門氏菌 |
n=5,c=0,m=0/25g |
GB 4789.4 |
6. 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須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 2760)中其他乳制品的規定。
7. 標簽
產品標簽應明確標示“濃縮牛乳蛋白”或“分離牛乳蛋白”,若使用流化床干燥生產的分離牛乳蛋白,還需特別標明“流化床干燥”。
【國際牛乳蛋白標法情況】
部分國家/組織關于牛乳蛋白的標法情況如下:
國家/組織 |
標法情況 |
歐盟 |
無乳蛋白質量標準,但歐盟(EU) No 1169/2011《關于食品對消費者提供的信息要求的標簽法規》規定:所有類型的乳蛋白產品可標示為乳蛋白質。 |
澳新 |
澳新食品標準局在乳制品系列標準中均提到乳蛋白名詞,但是沒有乳蛋白的定義和相關規定。 |
新西蘭 |
新西蘭沒有乳蛋白產品的國家標準,但新西蘭初級產業部給出了乳蛋白產品在注冊時相應的產品描述和指導性/參考性要求,包括濃縮乳蛋白、分離乳蛋白等產品。 濃縮乳蛋白:乳經過超濾噴霧干燥制得的可溶性乳蛋白,蛋白質含量為 40%-90%(以干基計)。 分離乳蛋白:脫脂乳經超濾噴霧干燥制得的可溶性乳蛋白,其酪蛋白與乳清蛋白的比例與初始原料脫脂乳類似。分離乳(奶)蛋白與濃縮乳(奶)蛋白的區別在于其蛋白質含量高,幾乎不含乳糖,蛋白質含量在85%以上(以干基計)。 |
美國 |
美國沒有乳蛋白產品的國家標準,但美國乳品協會(ADPI)有乳蛋白標準,包括濃縮乳蛋白和分離乳蛋白,產品描述如下:濃縮乳蛋白和分離乳蛋白是通過膜過濾的方法生產制備的,通過膜過濾(超濾和滲濾)獲取原料乳中所有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酪蛋白與乳清蛋白比例與原料乳一致,一般為80:20。 |
【小結】
牛乳蛋白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正在公開征求意見,請各位行業同仁積極反饋。待標準最終發布并實施后,將引領乳制品行業升級,提升產品安全與營養,為消費者帶來更加豐富多樣、高品質的乳制品選擇。食品伙伴網將密切關注該標準的最新進展,及時向公眾傳遞該標準相關動態。